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看到父字,大家就会想到父亲。每个人都有父亲。在角色定位上,有“严父慈母”的说法。但说起父字的本义,却并不是爸爸,而是手持石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聊聊。

父字演变自编
原始汉字,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父字也不例外。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在采集狩猎阶段男女就有了初步分工。男子负责打猎或伐木建房等危险活和体力活,女子负责采集。

远古人使用石斧(网络图片)
远古时期,男子往往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得打猎工具。脚下的石块和眼前的树枝等等,都可以用来打猎。到了旧石器时代,男人学会了打制石器,把自然形成的石块打制成一边厚、一边薄的石器。这种石器就叫石斧。石斧既可以用来打猎,又可以用来伐木盖房子。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人们把手持石斧的样子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甲骨文的父字。就是说,父字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手持石斧。
在甲骨文字形和商代金文字形里,父字手持石斧的样子很形象,很逼真,是一只手在拿着斧子。这个人可能正在手持斧子打猎,或正在手持斧子伐木。
从甲骨文到楷书,父字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总体上变化不大。父字西周金文字形完全照抄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字形,基本没有变化。到了春秋战国到秦代,父字中表示斧子的那一笔画的收笔和手指尖连在一起。到了汉代隶书,为了字体美观,表示斧形的一笔和手形的上端分离出来,演变为左右两点,字形与现代楷书已经非常接近了。

父字演变(《汉典》)
父字有两个读音,fù和fǔ,来自快速抡动石斧时发出的声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意思是说,父的意思是规矩,是家长持手杖教子女遵从规矩。其实,这不是父字的本义,只是引申义。

父字——棍棒之下出孝子(网络图片)
手持石斧的人是怎么变成父亲的呢?在人类处于采集狩猎阶段时,只有会打猎、伐木、建房的强壮男子,才有女人愿意和他一起生活,为他生儿育女。就是说,只有这样的男子才有资格成为父亲。父字从打猎劳作变成对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亲属的称呼之后,其同辈男性也都被称为父。如,伯父、叔父、姑父、姨父。

原始人家庭
父字,也成为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在这个字义上,父字可读作fǔ,通甫。如,姜子牙名尚,周武王尊为尚父。孔子名丘字仲尼,人称尼父。不但如此,父字还成为对普通老年男子的尊称。如,把打鱼的叫渔父,把种地的叫田父,把砍柴的叫樵父。到了现代,人们把在某个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称为该领域“之父”。如,中国航天导弹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

钱学森与袁隆平
从笔画简单的父字演变过程,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字及其字义的发展变化,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要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就要先做一个有能力的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6.com/3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