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头条平台上看到这样的消息,说是写了几个月觉得才思枯竭,没东西可写了,又或者是写了几个月都没赚到什么钱,还应不应该坚持下去。
这里我首先以过来人的身份先说一句:不管是做什么样的自媒体,只要你不是团队协作,那么亲自操刀做文案就是迈不过去的坎儿,而根据我的经验,想靠码字为生的,必须是那种暂时不会饿肚子的人,等米下锅的人不适合干这个。
因为码字是一种需要积累是时间发酵的工作,还需要一点运气,所以谁要是等米下锅,还是安安心心先去找份工作的好。
不过码字也有好处,那就是对业余的从业者特别宽容,几乎人人都可以做。
所以大家需要沉下心来,先从业余做起,做得有些声色了,再转职。

好了,回到正题写作遇到瓶颈,感觉脑子被掏空,没东西可写了怎么办。
其实感觉脑子被掏空,没东西可写是很正常的现象,几乎每个码字匠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毕竟人生的阅历和信息的摄入和记忆都是有限的,所以在经过了几个月大强度的输出后,感觉才思枯竭很正常。
大家想想在进入头条前大家经过了多少年的积累和提炼才有了这些素材,在浅阅读海量信息的时代,个人的基础信息量在数量上根本不值得一提。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才思不断,源源不断地输出高质量的文章和自媒体作品呢?
其实这还是我们常听到的四个字,开源节流。

第一、不要去追求满盘输出。
目前头条每天输出的作品数量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文章五篇,视频五个,微头条十条。
很多朋友为了追求更多的展现率,会把这些名额都用完,结果把自己累得半死,效果也不好,而且掏空了脑子。
但在头条有一些经验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一条高质量作品的收益其实远远超过普通作品,更不要说是劣质甚至搬运抄袭的作品了,所以追求质量才是王道。
并且少而精也可以充分利用你脑子里的素材存货。
真正有效地阅读其实还是纸质阅读,因为电子阅读容易让人沉浸在纸质阅读的快感里,降低知识的学习效率。
而纸质阅读则能较好地规避这一点,如果能做好笔记则效能增倍,至于怎么做笔记我前几天有文章讲述,这里不再重复。
坚持纸质阅读可以增加你的知识储备,笔记帮你消化知识并且举一反三,往往在阅读和做笔记的过程中,新的灵感就已经产生了。
为了增强阅读的效果,我建议在开始写作头条之前,先进行一个小时的阅读。
这样可以做到既有输出,也有输入。
第三、学会观察生活,随时记录生活中迸射的火花。
我在这里不再赘述怎么去观察生活,只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
人要养成随时做记录的习惯,一旦掌握了,会让你受益匪浅。
可能大家也有过这样的时候,忽然无意中脑子里蹦出一个绝妙的主意,但是因为忙其他事情,后来就忘掉了,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十分的可惜啊,说不定那个点子就能写成一篇高质量高收益的文章呢。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准备一个小本本,和手机差不多大,能随时揣进裤兜里的那种,这样不管你在何方,都可以随时记下你脑子里迸发出的闪光点。
同样的,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事,也可以随时三言两语地记下来,这样你就可以在日常里随时为你的大脑素材库充实资料了。
以上这些是我的一些小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
我是十三哥,谢谢大家的关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6.com/1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