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微信公众号的作用,个人微信公众号的作用和意义?

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带来了人类生活、社交、娱乐方式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行为。

在对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后简称“山东医专”)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的调查时发现:97.2%的学生拥有及使用智能手机,其中,有98%安装了微信,85%的学生每天不少于3-5次(每次不少于10-12分钟)使用微信,主要在微信上聊天(95%),阅读并维护朋友圈(78-82%),阅读各类公众号、订阅号栏目(占60.5-66.3%);在阅读的微信公众号或订阅号中,有19%的学生有阅读医学相关文章的习惯,只有8.4%同学阅读与现在所学课程内容有关文章,更多的同学和时间用于阅读娱乐、幽默、小说、心灵鸡汤、社会见闻等;并且68.5%的学生有愿意尝试在微信中阅读课程相关内容资料的想法。

基于此,笔者所在山东医专中医学教研室团队创建了中医学习类微信公众号——四君子小站,并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中医教学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医专大学一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9月至2018级6月在校的182名2015级临床专业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为对照组,年龄18-23(20.02±0.75)岁,其中男生82人,占比45.1%,女生100人,占比54.9%。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166名2018级临床专业学生为试验组,年龄18~24(20.17±0.64) 岁,男性79名,占47.6%,女性87名,占52.4%。两组学生均为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在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生。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学方式: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并设置一定章节的自主学习内容。最后以结课考试得分评价。

1.2.2 试验组

1.2.2.1 创建中医学习类微信公众号——四君子小站。 在公众号中设置不同的板块,包含以下内容:①《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制作中医微课程、微课件及中医特色诊断、治疗、症状、体征的图片。②中医典故,如经典的人文故事“虎守杏林典故” 、“六味地黄丸典故” 、“冬至吃水饺典故”的内容。③中医实训操作视频,如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资源。④习题集。⑤推送中医药资讯。⑥创建教师-学生课下线上的互动平台,通过便捷的设置,学生可以就感兴趣的内容在平台留言,教师通过维护后台信息,回复同学的问题等。平台可以发起投票和问卷。

1.2.2.2 采用常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加入班级学习微信群,并关注“四君子小站”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获取与授课内容相应的补充学习资料,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微信群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有效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还可通过教师在微信学习平台发布的作业,根据自我学习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可以在平台链接的资源库查阅相关资料,还可通过班级微信群中与教师、同学探讨和交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帮助。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学习行迹的追踪,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

1.3 评价方式

1.3.1 课程成绩 比较两组学生《中医学》课程成绩。分理论和技能两部分:理论考核:采用统一试卷,满分100份。设置客观题型(选择题、填空题),重点考察临床专业学生对于中医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5];设置主观题,如开放性论述类、病例分析类题目,重点考察学生对于中医药学习的认识以及思维过程的考核。

技能部分:对所有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内容有中医舌诊、推拿、刮痧技能。教师结合评分标准,对学生技能操作进行评分。

1.3.2 自主学习能力评估 教学后对两组学生选用Cheng等编制的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信息能力、自我管理、人际沟通3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1~5分),得分越高表示自主学习能力越强[2]。本研究总量表信度Cronbach′系数 0.886。

1.3.3 教学效果评估 实验组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种教学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共分为知识共享、中医知识面、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时间利用度,共五个维度。

2 结果

2.1 《中医学》课程成绩 两组学生《中医学》期末成绩比较,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

2.2 自主学习能力 对两组临床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比较,试验组《中医学》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评估总分及各分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2.3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结束后,对试验组临床专业学生进行的关于教学效果的调查发现,学生们的知识共享能力、中医知识面、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时间利用度五个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3 讨论

3.1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教学有益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依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度不高;学生投入时间不足;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仅停留于教材和老师一过次的现场讲解和常规的现场演示,无法形成后续有效的知识巩固。而试验组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加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中医学》课程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从单纯的课上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推送的内容对课上内容加深理解,资源库里的教学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并且通过微信群和微信平台形成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有效的沟通,在同学个体或群体范围形成了一定的中医学习氛围,有助于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成绩的提升[8]。

3.2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教学有益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试验组《中医学》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评估总分及各分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应该与以下几点有关:借助微信教学,是把传统教学在课下和网络延伸了,对于学生疑惑或不明确的问题,借助微信提供的资源探究性学习,是对同学们信息处理、信息检索、信息分析能力的提升。互联网信息纷繁浩杂,如何在海量信息利用有效信息,这是学生通过网络工具学习应该具有的能力。通过微信开展教学,对学生有一定自我管理的作用。微信教学是学习过程的前奏和延续,在调查中,学生反映学习目标更明确了,学习行为更有效了,有了一定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借助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的学习,学生会在课下进行问题的讨论,与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必不可少,学会在这个学习环境中表达自己所理解的观点,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同时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专业化的学习氛围也在慢慢形成。

3.3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教学有益于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结束后,对试验组临床专业学生进行的关于教学效果的调查发现,学生们的知识共享能力、中医知识面、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时间利用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我们探讨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在微信公众号参与的教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就是知识分享中获得知识的受益者,同学们对有益的知识阅读理解后,对知识再次分享供他人学习利用;此外,在同学们学习过程中,众多中医知识关乎健康、疾病和养生调适,在朋友群及微博分享出去,也是利用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形式。提升中医知识面方面,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以及在公众号、学习群沟通交流过程中,他们的学习已经突破了传统课题学习的范畴,加之上述学习氛围的形成,与之相应的,学生中医有关知识的涉猎必然在增多,这对于临床专业学生形成中西医整体的医学观、疾病观、健康观非常有益。学习兴趣提升方面,今天的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早已形成了微信天天看的习惯,将中医知识学习与使用微信联系在一起,将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中医课程内容、中医药文章、资讯发布到微信平台,让学生觉得中医知识有意思,符合阅读习惯,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方面,前文中的课程成绩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都是教学(学习)效果的体现,这里学习效果更多的是从学生角度的主观感受,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原因一定是综合的,如与学习兴趣的提升、时间利用度提升、知识面扩展,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得到了有效激励等等,最终反映于学习成绩等方面上。最后,在时间利用度方面,通过中医“短小精悍”内容资源社设置,充分挖崛探究性学习时间基础上,利用好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以阅读、学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试验组同学更多的把以前看视频(娱乐为主)、刷朋友群的时间,用在了中医微信知识涉猎上,进而提高了时间的利用度,是手机慢慢变成与学习有关的共计。

4 小结

基于前期针对山东医专临床医学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医学》学情、针对在校生微信使用情况的调查、近年来课程教学中也发现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本研究探讨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教学的应用效果。通过开发和制作中医学习微信公众号,根据教学内容和中医药文化推广的需要设置不同板块,定期推送相关中医药学习资料,使微信学习成为《中医学》课程教学(学习)的延伸,促使临床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扩展知识面,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利用本学习平台,提高学生日常的时间利用度,让新技术和新手段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手机应用习惯。由此可见,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课程教学是中医学课程改革有益的探索。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6.com/1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