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王鸿杰亲是一个常用字,现代汉语中表示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人。比如,亲爱的,亲妈亲爸,亲生儿女。那么亲字本义是什么?我们一起探讨探讨。《字源》仅选择寴字和親字一般人认为,现代汉语简体字的亲字是从親字简化来的。其实不然,亲字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历史上,亲还有另外两个字形寴和親,只是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亲是一个常用字,现代汉语中表示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人。比如,亲爱的,亲妈亲爸,亲生儿女。那么亲字本义是什么?我们一起探讨探讨。

《字源》仅选择寴字和親字
一般人认为,现代汉语简体字的亲字是从親字简化来的。其实不然,亲字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历史上,亲还有另外两个字形寴和親,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把亲字作为规范字,寴和親成为异体字。
一、亲字的演变
亲字甲骨文字形有三个:一是由宀、亲、斤三部分构成;二是由宀、辛、斤构成;三是写作亲。

亲字甲骨文字形
到了西周时期,字形发生变化。演化为三个字形,就是上下结构带宀的字形、左右结构字形、独体字形。上下结构带宀的字形有两种,一是由宀、見和双手捧榛子的样子构成;二是由宀、亲、見三部分构成的寴。上下结构字形是在甲骨文基础上省略宀,保留亲,把斤替换为見,写作親。独体字字形是只保留亲,其余部分全都省略。

亲字西周金文
战国时期,字形继续变化。中山王鼎上的金文字形继承了甲骨文,上下结构,上为宀、下左为亲、下右为斤。这种源自甲骨文上宀下新的字形,在演变过程中并没有继承下来。
楚简在西周克鎛金文字形基础上有所变化,有的写作上下结构,把見字中的目置于辛字之上,或者見和辛二个部件左右互换,不影响字义。秦简则把西周金文“多友鼎”和“克鎛”字形混合,左右结构,左亲右見。秦小篆中寴、親、亲三个字都有。

亲字战国时期的字形
秦统一六国之后,对文字进行了统一规范。汉代在战国时期的简书和帛书的基础上形成了隶书,并在汉末出现了楷书,寴、親和亲三个字都有了规范的写法,保留下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对汉字进行简化时,三字并为一字,亲字成为规范字,寴和親遂成为异体字。

亲字从秦小篆到楷书
二、亲字的本义
寴、親和亲三个字的本义是什么,《说文解字》都有收录和解读。
《说文解字》认为,寴和親的本义都是“至”,而亲字本义则是“果实如小栗,从辛从木”。看来,许慎认为,寴和親是同义异体字,而亲字本义是一种比板栗小的坚果。据此,《汉字源流字典》认为,亲字本义是榛子。

榛子树结果和榛子
榛,曾经是人们特别是女子相见时携带的礼物。《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男人相见的礼物,大的是玉帛,小的是禽鸟,用东西来表明等级。女人相见的礼物,不超过榛子、栗子、枣子、干肉,以表示诚敬而已)。
榛子又名山板栗,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华夏先民早就认识了榛子,并且发现榛子可补脾胃、益气力、明目,并对夜尿多、消渴等肺肾不足者颇有帮助,有降血压血脂、保护视力、延缓衰老、病后恢复健康的作用。
中华民族有孝敬老人的传统,因此,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极有可能把榛子献给父母(老人)食用,帮助老人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延年益寿。这绝对是孝敬双亲的做法。

榛子需要砸开吃
寴字,会意子女把榛子(亲)拿回家里(宀)让父母察看(见)。甲骨文字形上为宀、下为亲和斤,会意在家(宀)用斧头(斤)砸开榛子(亲),给双亲看(見)。
西周“农卣”上的寴字字形,更有特点,由宀、双手捧一栗子状、見三部件构成,是一幅孝敬双亲的温馨图画。从这个意义上说,清代刘心源把西周“农卣”铭文的在家双手捧一物给双亲看释为“寴”是有道理的。

西周青铜器农卣铭文中的寴字
最早的親字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克镈”铭文上,左右结构,左为辛,右为見,实为寴字省略宀的字形,写作为親。本义和寴字相同。
最早的亲字出现在西周时期的“中伯壶盖”铭文上,实际上是把寴字的宀、見省略掉,只保留最能表达本义的部分——亲(结了果子的榛子树)。换句话说,亲字并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才简化的,而是古已有之。

西周青铜器中伯壶盖铭文中的亲字
如果说,寴和親都是给父母砸榛子,请双亲吃榛子仁,那么亲字就只剩下一棵结果的榛子树,没有了见字,字义就缺失很多,没有親字表达的准确、细腻。
三、亲字的引申义
亲(親)字的引申义与亲自向双亲献榛子有关。
1.最能够共同享用榛子的人就是自己的家人,引申为有血统的或有夫妻关系的。《战国策·齐策四》:冯公子有亲乎?如,亲属,亲人,亲缘,双亲,亲眷。
2.通过婚姻结成夫妻,所生子女与父母有血缘关系,引申为婚姻。如,亲事。
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如,亲戚,亲朋。
4.过去,同一地方的人往往有血缘关系,引申为同乡。如,乡亲。
5.引申为自己的经历。《诗经·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不亲政勤政,百姓不会信任)。如,亲自,亲笔,亲闻,亲临。
6.双方交往多于一般人,引申为感情好,关系密切。《韩非子·爱臣》:爱臣太亲,必危其身。如,亲密,亲疏。
7.引申为可靠的人。《左传·僖公五年》: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如,亲信。
8.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她亲了亲孩子。如,亲吻。
9.榛子是坚果,要吃到果仁先上树采摘,然后要用力砸开,表示辛苦,艰苦。《王妙晖等造像记》:体五道之亲苦。
10.网络平台卖家对买家的称呼。如,亲,有什么要帮忙的?
11.结婚男女的父母相互称呼。亲家,亲家母。此义读作qìng。
总结:现代规范汉字亲,是由寴、親和亲三个合并而来的。亲字本义是榛子。寴和親本义关系密切。亲字所表达的关系密切源自寴和親。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6.com/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