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有一次在休息时,正在喝岳阳的毛尖茶。突然,来了一个16岁左右的姑娘,直接就冲着毛主席说:“我口渴了,我也要喝您的茶!”没想到毛主席不但没生气,还笑着说:“你喝吧,我们喝一杯茶。”从这不难看出,这位姑娘和毛主席的关系非常亲密,她可是在16岁就成了毛主席的
毛主席有一次在休息时,正在喝岳阳的毛尖茶。
突然,来了一个16岁左右的姑娘,直接就冲着毛主席说:“我口渴了,我也要喝您的茶!”
没想到毛主席不但没生气,还笑着说:“你喝吧,我们喝一杯茶。”
从这不难看出,这位姑娘和毛主席的关系非常亲密,她可是在16岁就成了毛主席的忘年交,20岁就敢从毛主席手中抢走半支烟的人。

图1
那么,这位姑娘到底是谁?她和毛主席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一、毛主席的忘年交
毛主席去湖南工作的时候,在闲暇之余都会举办舞会,借机休息一会儿。
有一次,毛主席正在休息,一个16岁左右的姑娘,看到毛主席喝的茶很奇怪,竟然一根根竖直在杯子里,就好奇地问道:
“毛主席,您喝的这是什么茶呀?怎么都竖在水里呢?”
毛主席听到姑娘的话就笑了,他耐心地解释:“娃娃,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岳阳的毛尖,可是上当的好茶呀!”
姑娘听了以后想都没想,就直接冲毛主席说道:“我口渴了,我也要喝您的茶!”
毛主席听了后,也笑着说:“喝吧,我们喝一杯茶。”
这位姑娘,就是左大玢。

图2
说起左大玢,大家对她的印象都是《西游记》中观音的扮演者,实际上,她也是毛主席的忘年交。
左大玢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才只有13岁。
那是1956年,13岁的左大玢接到了消息,说是让她和湘剧训练班的一群小演员一起,去北京怀仁堂给毛主席做汇报演出。
她当时非常高兴,连续几天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没想到到了演出当天,她却没有表演节目,只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躲在舞台对的帷幕后面,偷偷瞅一瞅坐在台下的毛主席。
汇报演出结束后,毛主席刚一离开,左大玢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争先恐后地跑到毛主席刚坐过的地方,每个人都想抢坐主席坐过的座位。
不过,这时候的毛主席并没有见过左大玢,因此对她也没有什么印象。

图3
到了1959年,毛主席才注意到这个叫左大玢的女孩。
那时,16岁的左大玢因为基本功扎实,表演出色,在湘剧界已经小有名气。
有一天,她突然接到通知,让他们到湖南省交际处演出《生死牌》,而她则在戏中扮演主角王玉环。
接到通知后,她就心想:怎么突然去那里演出?该不会是有什么重大的活动吧?
果不其然,去表演的当天,她站在舞台上偷偷地扫视台下,发现台底下坐的不是别人,竟然是让她无比崇拜的毛主席!
看到毛主席后,左大玢太过于激动,在震惊之余,差点都忘了台词。
所幸,她的舞台功底很扎实,就赶紧镇定了下来,用尽自己的全力,将这出戏演完了。
她在台上演出时,毛主席也注意到了这个光彩动人的姑娘,很喜欢她演的这出《生死牌》。

图4
当左大玢演完戏,正回到后台卸妆时,一位女同志突然走到了她的身边,问她是不是演王玉环的人?
左大玢不知道来人为什么这么问,就点了点头。
没想到那位女同志说:“毛主席看了你的戏,非常喜欢,等会你就陪主席跳舞吧。”
能陪主席跳舞,可是一件让人觉得光荣又激动的事,但左大玢在激动之余,又害怕了起来。
原来,她虽然会演戏,但是却不会跳舞,这样就没办法陪主席跳舞了。
那位女同志知道以后,就找了毛主席的警卫员小封,来教左大玢跳舞。
在学习跳舞的时候,左大玢好奇地问小封:“刚才带我来的那位女同志是谁呀?”
小封回答:“她叫侯波,可是大名鼎鼎的毛主席专职摄影师呢!”

图5
左大玢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接触了一个“大人物”。
刚学会四步基本舞,侯波就又来到了左大玢的面前,问她学会了没有?
左大玢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点了点头。
然后,她就被侯波带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看着毛主席亲切的面容,她却紧张得手足无措,明明之前很盼望见到毛主席,现在站在毛主席的面前,她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毛主席看出了她的紧张,就幽默地笑着说:“娃娃,跳舞可是要动的,不能老站着呀!”
毛主席的话让左大玢笑了起来,她也觉得没那么紧张了,就跟着毛主席跳起了舞。
不过,她在跳舞的时候,还是不敢看向毛主席,只能一直低着头。
等跳完了舞,她才发现自己都紧张出了一身汗。

图6
这次跳舞之后,每当毛主席来到湖南,左大玢都会被派去给毛主席唱戏,或者陪毛主席跳舞、聊天。
两个人就这样熟悉了下来,成了相差50岁的忘年交。
左大玢在毛主席的面前,也一点都不紧张了,她甚至还敢在毛主席的面前,说毛主席念白眼字。
二、左大玢:主席,您念了白眼字
有一次,毛主席在和左大玢说她的名字时,把“bin”读成了“fen”,她就说毛主席念了白眼字。但毛主席的话,反而给她上了一课。
那天毛主席正在和左大玢聊天,就逗她:“你为什么姓左,不姓右呀?”
左大玢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傻乎乎地说道:“爸爸姓左,我就姓左了。”

图7
毛主席一下就被逗乐了,又接着问她:”那你怎么又叫左大玢(fen)了呀?”
左大玢一听,就直接说:“主席,您念了白眼字,这个字不读fen,读bin。”
谁知道毛主席听了,反倒哈哈大笑起来:“娃娃,这个字可是多音字,你回去问问你爸爸,这个字也可以念fen呢!”
左大玢回去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左宗濂。
毛主席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他的话总不可能有错吧?
左宗濂听了左大玢的话,就赶紧拿出了《辞海》查看,果然,毛主席说的是对的,“玢”确实有两个读音,一个读“fen”,一个读“bin”。
弄明白了以后,父女二人都对毛主席佩服不已,他的知识和智慧,确实是常人不能及的。
对于左大玢来说,毛主席即是朋友,又是老师,而对于毛主席来说,左大玢是忘年交,也是他的开心果。

图8
有一次,左大玢陪毛主席到走廊上休息,就像个小朋友一样,很自然地拉过毛主席的手,一边看一边问:
“主席,你的手指有几个箩呀?”
毛主席从来没有注意过这种事,就反问她:“你呢?你有几个箩呀?”
左大玢撇了撇嘴,郁闷地说道:“我才一个,一箩穷呢!”
毛主席注意到,每次左大玢来见他时,都会穿着同一件衣服,便打趣地说道:
“一箩穷啊?难怪你每次来,都是穿着一样的花布衫。”
就在这时,左大玢数完了毛主席手指上的箩,她惊讶地说:“主席,原来您有十个箩呀!”
听了左大玢这话,毛主席瞬间就大笑了起来。
不得不说,左大玢确实很能逗毛主席开心。

图9
实际上,她不仅能逗毛主席开心,还敢在主席面前“动手”呢!
三、抢走毛主席的烟
毛主席70岁的时候,20岁的左大玢曾经从他手里抢了半截烟,并一直保存了下来。
那是1963年的一天,毛主席又一次来到了湖南长沙,就想见见左大玢。
结果不巧,那天左大玢刚好去了外地,去演出《生死牌》。
毛主席看到来接待他的人群中,没有那张熟悉的面孔,便问负责接待的人:“小左怎么没来?”
得知左大玢去了外地演出后,毛主席也就没再多说什么,打算等她回来,再和她聊天。
到了第二天,毛主席又问:“小左还没回来吗?”
负责接待的人听得出来,毛主席这是着急见左大玢,于是他们就赶紧派人到演出的地方,把她接了回来。

图10
毛主席很久没见到左大玢了,这次见到她,自然非常高兴。
两个人高兴地聊起了天,左大玢还特意为毛主席清唱了一段湘剧。
在聊天的时候,毛主席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根烟,抽了起来。
左大玢看到以后,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了,因为她知道,抽烟对身体是不好的,何况主席的年纪也大了。
于是,她就对毛主席说:“主席,烟还是少抽点吧,抽多了,对身体不好。”
毛主席已经习惯抽烟了,就随口说道:“没事,习惯了。”
左大玢一听倒是来了脾气,她也不再劝主席了,而是直接走到毛主席面前,动手“抢”走了毛主席手中的半支烟。
毛主席自然明白,她这是关心自己,所以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笑着说:“好,听你的,不抽了,不抽了!”

图11
左大玢这才满意地笑了,又继续和毛主席聊天。
之后,左大玢也是因为毛主席的原因,才得以和著名女导演杨洁相识,并出演了《西游记》。
四、扮演观世音菩萨
毛主席晚年时期,已经病得很严重,只能卧病在床。
为了满足毛主席想看湘剧的愿望,时任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女导演的杨洁,便来到湖南,为毛主席录制湘剧,并因此相中了左大玢。
那是1976年时,毛主席已经83岁高龄,多种疾病都困扰着他,让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行动自如。
但是,他一直惦记着左大玢和他爱看的湘剧。
于是,有关同志就建议,组织湘剧演员唱戏,然后再拍成录像,送到北京给毛主席看,而杨洁就是负责拍摄的导演。
当时,左大玢已经33岁,她在古典传统湘剧《追鱼记》中,扮演了慈悲为怀的观音。

图12
杨洁在看到左大玢扮演的观音时,就觉得非常惊艳!
因为那就是她理想中的观音形象,简直就是形神兼备。
于是,她就对左大玢承诺:“要是以后我有机会拍观音的戏,一定会请你扮演观音!”
那时,左大玢满心惦记着毛主席的病情,所以就没有将杨洁的话放在心上。
到了1976年9月9日,广播中突然传出了毛主席去世的消息。
左大玢听到后伤心不已,看着她当年从毛主席手中“抢”来的那半支烟,哭了很久很久。
那半支烟从到她手中后,她就没舍得丢掉,因为那是毛主席的烟。
她一直珍藏着这半支烟,却没想到,这竟成了毛主席留给她唯一的纪念。
即使毛主席已经去世,她仍然很珍视这半支烟,一直好好地珍藏着。

图13
转眼就到了1982年,中央电视台决定拍摄《西游记》,于是杨洁导演就热情地邀请左大玢到北京试妆,扮演观音菩萨。
既然有这个机会,那就应该把握好。
于是,左大玢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赶到了北京试妆。
当时,负责给左大玢进行妆造的,就是全国著名的化妆师王希钟,他一见到左大玢,就觉得左大玢的形象太像观音菩萨了,根本不用试妆。
虽说不用试妆,但是在拍片时,左大玢却始终不能让杨洁满意。
原来,左大玢之前一直扮演青衣,所以在演戏时,眼睛总会溜溜转,这点和观音菩萨庄严的形象可不符。
于是,杨洁就感叹道:“这样不行,你的眼睛太活了!”
左大玢是个聪慧的人,她很快就明白了,拍影视剧和唱戏是不一样的。

图14
唱戏需要很重的表演痕迹,但是影视剧的表演,却不能露痕迹,要更加真实。
想明白以后,她就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眼睛,让眼睛在拍戏时不要溜溜转,但眼神却更加符合观音的形象。
为了把观音演活,她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去当地的庙里,仔细观察观音菩萨的神气,模仿观音的手势。
经过她的努力,《西游记》中庄严而又和蔼的观音菩萨,才能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经常保持着,拇指和中指掐紧,另外三个手指直竖的手势。
这就是左大玢通过反复揣摩庙里的观音菩萨雕像而学来的。
《西游记》大火之后,因为左大玢扮扮演的观音菩萨慈眉善目,宝相庄严,完美符合人们心中对观音的想象。
有些老年人甚至还把她当成了观音的转世呢。

图15
只不过可惜的是,当左大玢在荧屏上取得成功,让更多的人都认识她之后,她重视的忘年交毛主席,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表演了。
毛主席和左大玢的这份忘年交友情,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这份友情确是如此的美好。
这也是左大玢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6.com/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