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一句话:说话没技巧,母猪都嫌吵!
莫名想笑,突然又笑不出来……我怎么隐隐觉得这话说得有点像我呢……
还好!我今天学到3个能让讲话逻辑更清晰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说话不够简洁、清晰,不能让人迅速明白你的意图,那么一定要试一试这3个框架!

01
①过去、现在、未来
这个框架适用于任何谈话场合~
用这个框架举个例子:
过去,我总觉得刷短视频是一种打发无聊时间的娱乐行为,刷多了还会产生一种自责,觉得自己把时间浪费在了不重要的事情上。
现在,我发现有很多优质创作者用短视频的形式发一些让我有启发的东西,而且还能帮我解决一些学习和工作中的难题~
未来,我将会把我从这些短视频中学到的新东西,整理成笔记的形式分享出来,让这成为我自己的输出方式~

02
②3C理论:customer顾客/competitor竞争者/company公司
这个说服力很强的框架是由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提出,非常适用于项目提案、分析问题。
如何理解这个框架呢?就是讲清楚:
- 我们/顾客/一般人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 我们的竞争对手/同行/别人一般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 我们是如何处理的?
用这个框架举个例子:
很多宝妈想做快团团来增加收入,但苦于没有团长资源。(问题)
而很多人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通过招募团长的方式,售卖自己的团长资源。(同行的做法)
我也是从付费群里,一点点积累了500多个团长资源,而且一直都是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宝妈。(我的做法)

03
③空雨伞模型:
- 现象、事实、问题
- 解释、推理、判断
- 措施、对策、行动
这是麦肯锡提出的思考模型,适用于一切工作和生活场景,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分析问题、总结答案。
什么是空雨伞理论?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早上起来天空乌云密布,你推测今天可能要下雨,于是出门带上了一把伞。
在这句话中,天空乌云密布是现象、事实和问题;今天可能会下雨是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推理和判断;带雨伞出门是措施、对策和行动。
套用自己的场景举个例子:
今天打开账号后台发现收益状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现象、事实、问题)
我推测是因为我这段时间不怎么更新,而且有价值的内容太少,难以跟别人产生共鸣和互动。(解释、推理、判断)
所以我决定以后提高更新频率,多学习多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同时多和大家互动和交流~(措施、对策、行动)

我们可以根据情况来使用这三个框架,甚至可以同时使用这三个框架来解决一个问题,以此让我们的讲话逻辑更清晰、表达更准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6.com/1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