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回想当初无意中看到梨花写作,从体验到决定加入学习,到今天学习的完结,感觉好像才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会晤就结束了。
在自媒体写作上,我完全就是小白一枚,但这次学习,真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就是想写作嘛,就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通过学习之后,才明白原来在互联网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写作的形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如果想做自媒体,想读书写作变现,是要遵循一定的写作法则的。不然,就过不了稿,变现的路上就比较困难。
我想要首先表达一下我的真诚的谢意。感谢小钱老师直播答疑,有些话总能触到心底,“不是不会写,而是不够努力。”也是我对自己想说的。感谢团子老师这35天的陪伴,很晚的时候还要帮我们批改点评作业,你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35天的学习,我的收获有如下三点:
1. 完成了荐书稿,书评,情感文,课稿的学习,掌握了相关写作结构和方法。
这些文体,是自媒体写作必须要掌握的写作方法和技能,靠自己去摸索是很难达到有效的结果,有老师带着你去学,虽然你投入了金钱,但你却赢得了时间和有效率的产出,时间就是财富,我们浪费不起。每一种文体,过稿了一篇,算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交代,但其实这还只是刚刚起步,自知写作路漫漫,需要不停地动笔去坚持,才会去到最终的结果。
2. 无论是哪种文稿,写作过程中都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 大纲一定要写,不要偷懒。大纲就是指引,写作的时候就不会跑题,也会有意识的去收集相关素材。
(2) 标题很重要,标题是否吸睛,要找到痛点、泪点、兴趣点,让读者有想要读下去的欲望和冲动,所以标题党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做标题党,小钱老师教了我们这些写作方法,当然要有有价值的内容去充实,因为真正吸引人的还是文章本身的内容,这才是创作的初衷。
(3) 主题的唯一性。这几种文体都是需要主题唯一,比如方法类书评,只是一个问题的几种(至少三种)解决方法,课稿也是一次课只讲一个方法,否则会比较混乱,听众也接受不了那么多信息。
(4) 文章代入要有对象感。不能是写“我”,以我为中心,要想你的读者需要什么,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无论是解决方法,还是情感的满足,都要能帮助到读者,这也是我们行文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5) 恰如其分的场景举例是是文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加强了说服力,还让读者熟悉感和亲切感,理解更加透彻。切记,举例和主题一定要相关联的,不要做无用的场景。
(6) 大量收集材料。无论是金句还是案例都可以根据主题从微信,百度,知乎,微博上去搜索。我用得最多的就是微信和百度,但引用百度资料的时候,要注意用易撰检测,有可能会影响到原创度。收集了一定的素材资料后,再根据自己的主题挑选适合的,做一些调整,删减,不能堆砌的一起去用。很多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素材重新加工表述出来。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比较考验人。
(7) 微信或者头条关注一些大号。时常去读,不仅可以学到他们的内容和行文方法,对自己选题也会有不少启发,当我看到一些文章,有些内容触动我的时候,我会立刻用手机的备忘录功能,把这些记下来,或者自己也写一个标题,慢慢就会积累一定的量了,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是这个道理吧。
3. 拓宽了自己的阅读面和专注性。
没参加写作训练时,只是碎片化的时间去看一些公众号文章,有时候翻到哪里就看哪里,没有目标性,好像看了不少内容,收获的却很少,不带目的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消遣,不会带来实在的价值。
参加写作训练营,解锁了4种文体后,就会有意识地去读与自己写作相关的文章,也会看他们的表达方法和内容的精妙。写作,不是单纯的一种知识,所以我会更多的去涉猎其他方面的书籍,方法类的书读得更多了,历史类的,甚至插花类的,每一种事物都是可以引起联想的,比如看到花材的介绍,我就会想到相关的古诗词,也会特意再查查诗词的相关内容,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联动关系。
所以说,任何学习都有其价值所在,只要你愿意投入时间,时间不语,却给了你所有的答案。
“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学习着,做一个朴素的读书人,就十分美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6.com/16238.html